一般刻章需要多少钱(2013年四川农民打捞出一枚印章)
文|奇史局
编辑|奇史局
2013年,家住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双江村的何某在江里打捞一枚印章,随后将印章转卖了1300万元。
终究“纸包不住火”,三年后警方来到何某家中将其逮捕。
他到底犯了什么事情?
张献忠沉银事件
真是“贪嘴的鱼儿——爱上钩”,这件事还要从2005年江口镇修建岷江河道的时候说起。
根据文件要求,在2005年4月,几名工人在岷江河道内进行引水工程施工。
挖掘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人惊讶地发现,在距离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竟挖出了一枚锈迹斑斑的银锭。
继续深挖下去,还发现岷江河道内还有大量的文物。上报有关部门后,很快考古专家就来到了现场,对河道内出土的文物进行了考证。
经过研究确定,这些文物都是来自明朝的,大多都和张献忠沉银事件有关。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1606年,张献忠出生在陕西定边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张献忠在20多岁的时候,受够了饥寒交迫的日子。为了改变自身现状,他决定加入王嘉胤的起义军队。
他小时候念过书,还在巡捕房做过捕快,虽然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大老粗,但是实则心思细腻,在战场上更是有勇有谋,一路战无不胜。
公元1644年,明朝末年,社会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的,张献忠带领起义军队,正式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帝国。
在他称帝后,四处搜刮和没收贵族的财产,还下令朝廷铸钱用于货币流通。张献忠最大的癖好:就是极度贪财。
即使这样,张献忠还不满足,在南征北战时每占据一个地方,就将当地所有钱财据为已有。几年下来,就积累了如大海一样多的财富。
公元1646年,大清吴三桂攻打张献忠,张献忠一看敌我悬殊就想要逃跑。于是命人将自己所有的金银珠宝装上携带。
可带了大量金银根本跑不快,很快便清军被逼到岷江口,张献忠见状打算拼死一战。
可又不想钱财落入大清军队的手里,无奈之下便命令士兵们将钱财全部投入岷江之中。
打仗时,由于敌众我寡,张献忠在大清军队的围剿下被乱箭刺死。
吴三桂在手下传来的情报得知,张献忠在逃跑时携带了大量金银财物,也不知他顺手埋在哪里,在一番搜寻无果后,就将此事放下了。
张献忠敛财人尽皆知,因此他身亡的那一刻起,来江口寻宝的人就源源不断,但更无人知晓这些财富已沉入江底。
直到史料记载中出现:张献忠的金银跟随他所乘坐的船一起沉没。因为明清的打捞技术落后,只能任凭如繁星一样的宝藏望而却步。
渐渐地,这件陈年往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埋葬在岁月的长河里。
转眼来到2005年,工人不经意发现银锭,这就引起了有关部门和考古人员的重视。
在此期间,考古人员也是不间断地在岷江当地进行发掘研究。这些文物反映了明朝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经济政治,是历史见证。
村民发掘宝藏
直至2010年,岷江河道也正式被政府确立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其命名“江口沉银遗址”。
消息一传开,附近的小山村也热闹了起来,村民在茶余饭后也时不时提一下这个风水宝地。
“我听人家说,这个河里有许多宝贝,还都价值连城。”
“是啊,施工队那边传来消息,考古专家说以前有人将成吨的金银珠宝扔进这江里面。”
“你们说,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得挖多少年才能挖完啊。”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时不时哄堂大笑。这些话被有的村民当作谣言,认为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当作茶余饭后即可。
但前来凑热闹的何某却听进了心里。他从小在江边长大,水性非常好。何某心动了,他想:万一自己能捞出来宝贝,从此飞黄腾达,后半生也衣食无忧了。
于是在2013年某天晚上,何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独自前往岷江江底一探究竟。
江面上的水流十分缓慢,江水也分外清澈。何某悄悄地环顾四周,见空无一人,“扑哧”一声水花四溅地跳入了江水。不一会儿,江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第一次入江,何某并没有什么经验,江底也看不清楚,于是开始了一通瞎摸,江水也被搅得浑浊不清。在多寻未果后,想着改日再来。
准备出来时,他突然间仿佛触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瞬间警觉起来,他觉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石头,一定就是自己苦苦打捞的“宝贝”。
但是这个东西深陷在江底的泥坑中,想拿到并没有那么容易,他用手吃力地挖着周围的泥土,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急忙将它带出水里。
游到江边的何某,丝毫不敢休息,便马不停蹄地将这个不明物件带回了家中。
在家里,何某仔仔细细地将宝贝身上的泥土擦拭干净。
他欣喜若狂,明眼可见,这宝贝是一只被精心塑造的老虎。
老虎目光炯炯,张着血盆大口,仿佛在狂啸一般。它的身上还细心雕刻着花纹,活灵活现,在灯光的照射下,浑身散发着金光,显得十分威武。
何某将金虎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心想:这东西肯定值钱,这可比我种十来年地强多了。
何某实在是太幸运了,第一次下水就捞出来个如此值钱的金虎,还有一些金戒指、银锭和金币等其它小件物品。
然而,贪心不足的他并没有打算就此收手,他暗自想江里肯定有更好的宝贝,于是决定在三天后再次潜入江中寻宝。
何某来到发现金虎的同一位置,在周围苦苦摸索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宝贝,随后扩大了寻宝范围。
在离金老虎十米多的地方,摸到了一块沉甸甸的方形金属,隐约感觉到金属表面凹凸不平。
何某回到家中清洗过后发现,这次摸上来的竟然是一个正方形的金印章。
印章上有4个小孔,何某拿出之前打捞的金虎胡乱比划着。
突然发现它四只脚刚好和四个孔恰好吻合,印章上还刻着“永昌大元帅印”6个字。
原来,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金印。
何某这种私自打捞文物的行为是违法的,虽然他不敢声张,但是依然春风得意地暗自盘算着:“要赶快找个买家,肯定能卖个好的价钱,自己的未来将会应有尽有!”
财运亨通的同时,何某也免不了牢狱之苦。
第二天一早,何某就带着金印,专门来到古玩市场,找一个事先联系好的文物商人问问价格。
看到金印的陈商贩对着金印打量起来,他表示,这确实是稀罕的东西,不过两件宝贝是属于一件文物,从外表来看,确实是纯金打造的。
还好奇地追问何某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何某脸上闪过一丝慌张,随后就找了个借口敷衍了事。
何某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意外之财是从何而来,怕被人知道后惹祸上身。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个金印值多少钱。
陈商贩直言:“这个金印含金量应该不足,你要是愿意出手,我出80万元。”
何某一听价格高兴坏了,心里也泛起了嘀咕:“他这一出口就80万,这个金印肯定价值不菲,我得再去别人家对比一下价格。”
随后拒绝了陈商人,借口说自己要回去考虑一下。
出了门,何某手里怀揣着宝贝,在古玩市场上来回问价无数次,不停在商贩之间进行比较,有的甚至给出高价几百万,贪心的他依旧犹豫不决回到了家。
几天后,经过另一个商贩的介绍,何某最终以1300万元的天价,将金印和金币等其它物件一并卖给了外地的一个喜爱收藏古董的刘商人。
拿到钱的何某瞬间从一位种地的村民摇身变成千万富翁。
因为一夜暴富的何某也难掩心中喜悦,平时出去逛街吃饭也变得阔绰起来,几千几百都不放在眼里。
出门也是换豪车代步,还用这些钱在彭山县购置了一套价值150万的别墅,房子光装修就花费了160多万。
何某一夜暴富的消息顿时人尽皆知,村庄里就算是几代人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村民们开始眼红起来,都纷纷怀疑他的这些钱来路不明,毕竟大家都是邻居,也都知根知底。
贩卖文物被捕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2016年,何某的高调的行为和拥有不明巨额财产,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
警方立即调查了何某的账户流水,发现了重大线索,何某在2013年之前,日常消费购物从来没有超过100元,但在后来,日平均消费额竟然高达9000元。
同年10月,四川省公安部时经两年的侦破,最终,破获一起眉山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案件。
案件中追回来的文物中发现有属于江口沉银遗址的,根据这些线索,警方继续摸排下去。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向当地遗址文物局特批,对文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但考古人员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沉银的具体地址想要准确找到,犹如大海捞针一般。
在经过一段时间讨论之后,因为文物沉在江底,靠传统水下考古的方式根本行不通。
此时有专家提出,可以利用围堰将岷江水改道,将岷江水排水后再进行文物发掘。
由于之前从未做过类似的事,大家也都没什么经验,只能摸索前进。
但也有专家提议,在岷江河道围堰后,将河水抽干进行发掘。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文物发掘工作。
大多数考古专家也对此充满期待,十分想把张献忠沉宝这个谜团揭开。
相比较于文物价值,张献忠对于四川历史更具有重要意义,从出水的文物更多看到的是明末清初折射的社会现状。
最终,根据史料文献记载,考古专家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可控制地带,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
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内水域展开围堰考古,在抽水机日夜不停地工作中,围堰当中的水也被渐渐抽干。
专家们看到露出的河底,也喜笑颜开,但是一场意外事故发生了。
只见喷涌而出地河水,将一部分刚刚斩露的河底瞬间覆盖,大家都束手无策,只能夜以继日的工作,才能保证文物顺利出水。
工作人员一部分人负责使用探铲,在河床内来回走动负责探测文物所在位置,并进行标注。
一部分人使用锄头和小铲子负责清理扰土层,再将遗迹边线画出来,最后在根据形状、大小、位置进行文物出土。
在这期间,有人专门负责编号、清理和拍照记录。考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较为专业的过程,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要将他完整的提取出来,对于有破损的会进行修复。
在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大家完美默契的配合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个月之后,在这片遗址中,出土大大小小的文物共计三万多件,出现最多的就是张献忠用来打赏部下的金币银币,还有不少的金册和珠宝首饰。
但也因为长期沉于水里,很多都出现了变形和毁坏的情况。与此同时,还有张献忠军队所携带的兵器,更加证实了张献忠曾经在此处沉银。
但是考古人员发现,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张献忠的金印却始终没有发掘出来。
考古人员马上和警方破获的文物盗窃案结合,警方在抓获的盗窃文物的罪犯中找到了线索。
根据掌握的线索,怀疑何某很可能就与文物流失有关。
警方顺藤摸瓜,在收集相关证据后,于2016年10月底,在何某家中将其成功抓获。
经过警方审问,何某对自己的盗掘贩卖文物供认不讳。
原来,何某早在2013年在岷江河底挖掘出文物金印,并将其贩卖给一个商人。
根据何某提供的线索,警方最终在某公司董事长手上追回金印,当时的价格已经超过一亿元。
金印的现世,直接震惊了考古界。那么,这个金印到底是谁的呢?
根据金印独特的造型来看,上边是一只气势汹汹的猛虎,底座是一枚印章,只见金印底部刻有“隋末年仲冬吉日”和“永昌大元帅”字样。
在公元1643年,这枚印章就已经被制作出来了。而张献忠在最得意之时,将自己封为“永昌大元将军”。因此断定,该金印是张献忠的。
考古工作者猜测,这枚金印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被投入江中的,时间久就沉入到江底。
这枚印章是历史的见证,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专家们正努力研究,以获取更多信息。
四川省为了江口沉银文物,特意修建了一个江口沉银博物馆,如今,现在这些文物已放在博物馆内进行展览。
结语
面对金钱的诱惑,何某终是走上了不归路。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院审理判决:被告人何某犯盗掘古文化遗址罪、文物倒卖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没收非法所得财产。
这个案件的破获,自此也让张献忠沉银谜团的真相浮出水面。
从何某身上可以学到一个道理,如果学习多、见识广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文物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孕育出来的结晶,未来,更要保护它,让它成为人们心目当中永不可磨灭的骄傲。
文物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是一定时期的产物,承载这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所以我们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何某盗掘和贩卖文物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摒弃恶习,发扬优良精神。
如果我们人人都去倒卖文物,不上交国家,久而久之,我国的历史也会变得残缺不全。
切莫被贪图之心懵逼双眼,而不同的文物,都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人类活动创造的遗物。
文物呈现出来的美感是永远无法代替的,可能因为何某的贩卖,它就永远回不到祖国的怀抱,得不到祖国的庇佑和珍视。
博物馆就是祖国给予它的一个家,人类集体的记忆,时间的洗礼更是增添了文物的神圣。
文物既不是我们发财致富的捷径,更不是可以用来当作利益交换的筹码。
国家不会存有私心,不会去倒卖人民的财产,恰恰相反,国家只会更好的保护文物。
文物贵重不是在本身,是佐证历史,更值得所有人去珍惜和保护。
参考资料:
- 中国经济网2016-01-06:张献忠沉银打捞出水
2.华西都市报2016-10-20:张献忠沉银被盗案引金印谜团:金印主人是谁
3.央视网2017-12-22:江口沉银遗址考古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